在我详细解读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这个,相信以后你对这些国际大小事件就能有自己的判断了。
熟悉我的读者可能已经猜到了,没错,这是我测试算法的又一个文章。不想看的话直接划走,想跟我一起测试算法的话就下面点个赞。
当然,如果阅读量不过万的话,就是打自己耳光了。也无所谓,反正也不是真打。流量密码的核心真谛是不要脸,什么方法经验,如果没有这个最底层认知撑着,都熬不到出头日。
对啊,我需要蹭吗?我要蹭的话,几年前我不就能蹭吗?是那时的我不会蹭,还是不需要蹭,然后现在又需要又会蹭,所以就顺其自蹭了?
其实我觉得是无奈和悲哀。以及内心深处隐隐约约的一些“邪恶”之源被引动。之前我开玩笑说,以中国这样的国情,不去割韭菜真对不起这个市场。也许,对韭菜来说最好的成长也和现实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反而长的更旺盛。吃一堑长一智,割的越多越狠长的越猛,也许吧。
也许我以后会黑化,真不好说。起码此时我并不想如此。但是,测试还是要做的,因为好玩。
当有能力做10w+的时候,再说自己不屑于做,这种话听起来才有信服力。
研究平台算法,是滴滴司机,外卖小哥,tiktok博主……的必修功课。你不想研究迎合,又想在他的平台上获得流量,这就太拧巴了——就好像在斗南花市里做一棵韭菜花,还说别的鲜花太俗媚,结果没人买你,你又说鲜花市场对韭菜花不友好……
我不知道这位朋友是不是想说我又做婊子又立牌坊还要骂街坊,反正听上去怪怪的。
有时候发文章和评论的时候只带着一种模糊的感觉,思路并不会真正清晰和确定,哪怕此刻也是如此。但我想说:如果平台算法有意无意导致人们趋恶获利,甚至于整个社会和世界都基于某种“机制算法”持续奖励这种行为,你要怎么选?
好了,上面的这些字数已经可以凑够原创了。我觉得原创标记是会有加成的,以后有条件再测测没有原创是不是也有流量。
最后再说两句印度客机空难来收尾吧,不管是可乐掺水还是水掺可乐,多少得来点料。我的看法很简单: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高胖胖PomponG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