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斌也受巴菲特影响颇深,关于价值投资大家基本原则相同,但是方法一样不代表执行一致,所以结果各异。

一开始书里秀了一下东方港湾历年的业绩表现,我看了一下 2006~2016 的这段,国内的表现的确可以,书里用的是和上证指数对比涨幅很大,那么用沪深 300 指数对比就差距能缩小一点。海外投资是跟恒指和纳指对比,和恒指比也是表现不错,但和纳指对比就差不太多。需要注意,这个表现和相关的大环境、和特别时间周期、和基金的规模相关。不过以一个 10 年周期来看,加上基金有20%平仓线的限制,他的表现相当不错。

但斌因长期重仓茅台成功而出名,其逻辑非常类似巴菲特长期重仓可乐。2003年,但斌买入贵州茅台后,就开始长期持有投资茅台。在2008年和2013年茅台分别下跌52.74%和38.6%时,都一直没有卖出茅台。但是我根据雪球上的资料,在2001 年到 2015 年的茅台十大持股股东列表上,并没有但斌和东方港湾的名字,而且持股最低比例不到 0.5%。所以或者是信息有误,或者但斌用了其他名义投资,或者是他的投资额度很小,但不影响回报倍数很高。我感觉最后一种可能性很大,而且也足够给自己立个很大的 Flag。

但斌有一段关于茅台未来市值的计算也比较精彩,涉及到了茅台涨价的计算,相关因素还有产量、通胀、利润等等。然后等 2017 年一看,实际结果比他的预估的要高了一倍,这时候大部分人会高兴,觉得你保守估算下茅台怎么还涨的更高,简直赚翻了。但是这时候反过来要想,如果他高估了一倍呢?这种估算和实际结果能差一倍,而且还在千亿这个规模上,那么预估还有什么意义?这应该是可怕才对!

在书的中段,有他对于各种行业分析的笔记。其他行业公司也就算了,看了一下各互联网公司他的分析,个人认为不深刻透彻。如果什么行业都涉足,什么公司都只了解一部分,也是比较危险的。

但斌早期是技术分析炒股,后来转向价值投资。我记得早年间各种的技术分析方法满街跑,大家都想通过找到数字和图表的规律来实现低吸高抛。今天回过头来想,如果所有这些炒股方法都是概率而且随机呢?你可以说某种方法有用,因为它的确操作成功了一批结果,乃至一段时间内都能赚,你也可以说它没用,因为它总会失手,到最后可能还不如大猩猩蒙眼扎飞镖来的表现好。

包括但斌、巴菲特,以及其他天才投资者,2008年金融危机时全都逃不过,最少都是腰斩吧。所以市场无法预测,而且势比人强的多。

翻看前面内容,我的感觉是,这些炒股基金之类,都是概率和幸存者偏差。这么长时间,这么多投资者,总有熬下来获得不错收益的,但是你该归为他的方法对,还是他运气好?书后面有部分说,投资其实是追求小概率中的大概率事件,我觉得德州扑克也是类似。一次两次赢是运气,如果长期都赢就是保持高概率。只是这个长期应该有多长,这个筹码应该有多大,是在哪个牌桌上打的,桌上的竞争对手都有谁?一方面我们都承认巴菲特是绝世高手,另一方面依然有很多投资奇才中途夭折。如果你要把自己的钱交给某人打理,你怎么区分他是高手还是这段时间运气好?答案是,不知道。

然后看到但斌的从业历程,体育专业改去炒股。这就很有意思,因为话可以分成两说。一说是非对口专业的人能做专业的事所以更牛逼,一说是什么人都能来干这个事所以这事太没门槛。那么,这个行业是不是根本不需要有专业基础,谁都能做的很好?还是一个人只要厉害,他之前是什么专业和学历都不重要?这个问题我觉得要从结果出发,学历专业和最终结果的关联性不大,所以类似的问题,这些信息只是噪音,可以忽略。

书中有段引用,国泰君安的老总说,“君安轻易不换操盘手,因为经验往往是用血泪的代价换取的。”然后我就笑出来了。为什么?因为股民就是代价啊!是不是很触动灵魂?


有两段投资相关的信息有用,摘录出来:

如何选择目标企业?给了几个标准:市场足够大、能够抵御通货膨胀(能随之涨价)、公司生命周期长、公司净利润表现好、处在行业龙头地位、净资产回报率高、波特五力模型中所有威胁都很小。。显然这些都对,但也比较狭隘,一些如特斯拉这样的创新公司肯定就会错失对其的早期投资机会了。

买入和卖出公司股票的时机非常重要,特别是后者,巴菲特也并非只买不卖。那么,什么时候卖出所持公司的股票?
一是公司价格明显被市场高估;二是公司业务开始衰退;三是发现了更好的投资机会。


然后是关于巴菲特的内容,应该是整本书里最有价值的吧。

巴菲特的投资方法很简单,但是巴菲特的精神、境界、修养,一般人很难学到。

巴菲特讲过一个打孔理论,假如我们生命中只有20 次投资机会,一旦卡片上打满20个孔,就不能再做任何投资了,我们的投资将会变得更加谨慎和严格,把机会留给真正优秀的公司,大多数人的投资成绩都会变得更好。

“如果我们不愿意拥有一家股票十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十分钟。”这是巴菲特选择企业的原则。书中看到这段话,想起了我几个月前投机,去抄底美国银行股,结果赔个 99%底儿掉的深刻教训。所以投资道理是很简单,读起来都很正确,可就是做不到,那么要修炼的就不是方法,而是实操和心态。另一方面,虽然我不会赌博,去合法赌场也只是消遣,但是我今天突然惊觉这股市就是赌场啊!我在里面一直输,还一直觉得自己肯定能赢,然后持续投入,输的更多,然后还不服还要继续,很可怕!!!

怎么做才能跳出这个怪圈?既然我突然发觉了那就还好办,对应的办法就是:第一,克制贪婪,不要觉得股市的钱又多又容易赚到;第二,只用真闲余的资金去玩,就向我去澳门赌场只用 2000 块,输光就必须走人一样;学习基本常识、学习巴菲特,财报和基本概念都不懂,那么多巴菲特、彼得林奇的成功经验图书也不看,就觉得自己是天选之人直接去大资金炒股?这不是脑残是什么?

看到说巴菲特绝大部分财富是他60岁后赚到的,查了一下。

巴菲特的财富曲线:
21岁,1万,
25岁,14万,
34岁,400万,
43岁,3400万,
52岁,3.76亿美元,
58岁,38亿,
66岁,178亿,
84岁,637亿,
果然,他90%以上的财富都是60岁以后才获得的。

这里也提到了复利,我计算了一下 34岁到 84岁他的财富积累情况,持续 50年要保持 20%以上的复利增长才能实现。复利的确牛逼,但是恕99.99%的人都做不到啊!你要首先要长寿且持续工作最少 50年以上,然后还不怎么花钱,钱都用来投资,而且这 20%的持续复利,我猜一般人最多 过5 年就达不到了。如果给我选,我选在 30 岁前就发财,然后60 岁前把钱花光,哈哈。

巴菲特股东年会上的提问之一:成为一个好的投资者的最好方法是什么?总的来说,成为MBA,看《穷查理宝典》这本书的时候就能懂得更多吗?
巴菲特:尽可能多地阅读。拿我来说,我在10岁的时候就把我在奥马哈公立图书馆里能找到的投资方面的书都读完了,很多书我读了两遍。你要把各种思想装进你的脑子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分辨出哪些是合理的。一旦你做到这样了,你就该下水(尝试了)。模拟投资和用真金白银投资的区别,就像你读浪漫情爱小说和你做点什么的区别是一样的。越早开始阅读越好。我在19岁的时候读了一本书,形成了我基本的投资思维方式。我现在76岁了,做的事情就是基于我 19岁时从那本书得来的同样的思维方式。阅读,然后小规模的亲身实践。

巴菲特股东年会上的提问之二:我今年23 岁,很有进取心,也有一点资本,你觉得未来 50年甚至 100 年最好的机会会在哪里?
巴菲特:尽可能地阅读。我大概在4到5个小时内读 Lorime Davidson的书学到的东西比我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我和查理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嫌到过钱,很多是我们在 30、40 年之前没有想过的。你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你可以积累你的思想,同时关注不同地方、各种不同的证券等等。最重要的是你的行为模式里面要有那种能避免你的行为会带来灾难的东西。

读书与阅读的重要性?
芒格:伯克希尔的成长记录是怎样发生的?如果你是一个观察者,你的确能注意到沃伦花费大量的时间读书。如果你想取得非凡的成就,那你只需要坐在那里花大量的时间去阅读。看看现在的一代人以及他们拥有的所有电子产品和因多重的工作而浮躁不专注。我可以自信地预见他们最终不会像专注于阅读的沃伦那样成功。如果你想得到智慧,你需要安静地坐下来读书,这就是智慧的来源。
芒格提到巴菲特在65岁后投资技艺突飞猛进,也是和保持阅读和学习相关,这个可能才是巴菲特真正的能力。


这本书的内容相对杂多平平,读起来并没有什么爽感,因此评价一般。其有价值的部分主要是对巴菲特价值投资的重复解读和案例,甚至书后部分有一两页股东会的提问,读起来都比前面绝大部分内容有价值。这种狗尾续貂的内容是否有必要出书呢?当然,如果是为了自我记录思考,为了公司品牌宣传,还是可以的。

此外,思考和表达能力对每个人来说都比较重要,比如但斌的这两个能力就得以用书的形式来呈现。还有就是每个人的水平不同,所以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这本书对他们来说相比巴菲特的书更容易吸收和理解,容易实现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传递。

在核证和思考书里信息的时候,搜到的一些网上内容也可以补充分享下:

“但斌还曾经投资过的股票,5元买入万科、23元买入贵州茅台、12元买入烟台万华、9元买入招商银行等杰出企业的股票,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这些看上去很牛逼闪闪的行为,其实在那个年代应该很普通,你再牛逼但你那时候还没出生,你是买不到的。

“辩证地看,但斌投资茅台带有一半的运气,正如孙正义投资马云一样,众多投资的一项,只不过这笔投资大获成功,然后抓住契机,包装自己,一举成名!这也无可厚非。”
是啊,一个人一生能有多少大机会,而且把握住的更是屈指可数,一但成功,必然要放大成功效益才对。

“孙正义最成功的阿里巴巴投资后,投资处处不顺,跌向深渊,从曾经的日本首富,变成今天的日本“首负” 作为曾经的“全球科技投资第一人”,据软银最新财报测算,孙正义目前欠软银的负债已经达到4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35亿元)。”
这也是我一开始所说的,“你怎么区分他是高手还是这段时间运气好?答案是,不知道。”

“茅台也是一特例,不具股市投资普遍性,20年涨幅109倍(论起来也不高,年均20%多,这就是复利的威力),但它是千分之一左右的概率。A股涨幅超过100倍的股票有几只?”
也是一样,首先是大环境大周期带来的普遍红利,然后是千里无一的机会选择,需要清醒的认知到什么是运气,什么是客观情况。

这本书从一开始我就带着各种抬杠和质疑去阅读的,从中引发很多思考,以及搜索相关信息来印证和挖掘背后的实际真相。虽然我的结论肯定也有偏颇错误,但最终它就是用我自己的答案。读书或做事,就是要用自己的方法,得到自己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