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说到,在 Breckenridge 滑了两天,然后继续去 Vail 滑。

开车上路。

然而不出意外的,意外还是发生了。

我选酒店的时候在 Vail 附近找滑进滑出的酒店,ChatGPT给我推荐了Westin,我欣然前往,然而来了之后才发现,Westin的确是有缆车可以到雪场,但是不是到Vail,而是到Beaver Creek。更意外的是,在我到的这周,因为临近雪季末,缆车也停运了。

因为给了泊车小伙了20刀消费,他送完行李后又跑来敲我房门,告诉了我这个坏消息,再给了我一个小单子,上面是酒店去Beaver Creek和Vail的Shuttle Bus的时间表。

然而第二天我并没有坐Shuttle Bus,而是驱车去Beaver Creek。为什么?因为我来了之后又找了一个专业雪鞋店来调我那后脚跟紧的我疼的鞋,再顺便去租了个板子,然后租赁店提供修刃服务,我得隔天早上才能取,干脆我就取了雪板直接开车到雪场了。

看下图,一是我继续租了Blizzard的雪板,还挺好用。二是这雪看着跟水泥地似的,滑上去的感觉也是。

继续坏消息,依然由于雪场即将关门,所以整个滑雪场只开放了1/3的区域。

但是雪场人员非常友好热情,到了缆车顶后有俩雪场工作人员主动询问有什么可以帮你的。

​我先从最左侧开始刷,没想到都早上10点多了,这个机压雪道还特别硬。

滑到最左侧的Rose Bowl缆车,看左边的这个高级道好像还行,就从它开始滑。

然后就立刻后悔了,这就是我上面说滑起来也像水泥地的原因。

为什么雪硬滑着累?因为没有缓冲,需要身体更多的去调整控制,所以不爽。

为什么都春天这么热了,山上的雪还这么硬?这个我不知道。

换到中间缆车滑。在这里看到很多人卡宾,比之前的雪场要多很多。

然后第一个经验就来了,在中午1点之前,雪道玩卡宾不错。

然后从左到右,去9号 Bird of Prey 缆车。

这大坡卡宾真爽。

这就是9号缆车了。

缆车下面有很长很多的小蘑菇。

回头照一张。

所有缆车都刷到了,然后就随便滑。

滑到中午1点多,雪道上的雪已经开始变湿不好滑了,这时候去道外看看怎么样。

比上午要好,可还不够好。

左侧刷道外,中间刷雪道,右侧再刷道外。

等到2点多,就收工了。今天滑了15趟,不多不少。

我觉得滑雪消耗大不大主要看落差,而不是距离。至于速度,手机App的速度都有水分和略夸大为了迎合用户,我这个Garmin上的速度还是比较准的,但我觉得自己最快也只能接近80公里/小时。

调整过的鞋好多了,但左脚还是夹的疼,再去调个鞋,顺手免费摸了摸这个金毛。

好了,Beaver Creek 这就算滑完了,明天去Vail。

差点忘了说两件事,一是Beaver Creek这个滑雪场不错,比Breckenridge好,这个好主要体现在地形上,有很多变化,缆车穿梭也比较清晰。

二是我感觉自己的滑雪水平又提升了一捏捏,具体表现在对高立刃反弓有了更多的感受,基于这个再感受到重心穿越雪板,随之有了对中小弯的弯之间的“主动”“连接”控制。虽然没有视频录像,但自己能感觉到腿的伸出去和收回来,对小弯更有操控力,更流畅和轻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