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分别去了上海两个亲子乐园,昨天去的是这样的:



因为带了两个孩子,又想着还会再来一两次,自然就办了5次会员卡。此处没毛病。


然后今天碰到这家:



因为过两天就要离开上海,心想玩一次就行了,而且上面那个卡还有3次呢。但是经过前台人员的一通游说,最终办了10次卡。


直觉上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可逻辑上又好像过的去。在跟我的代笔小队说这个事件的过程中,才算拨开云雾。


前台人员所说的每次价格更低,可以一年有效这些因素对我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带了两个孩子去,两个孩子单次计算就是800块,而10次是2200块。也就是说:


我花了近一半的钱,只用了1/5次。好像有点吃亏。


在这个逻辑下,加上自己想象的“可以送别人用、可以喊别人一起来”这种有的没的,就买了。


如果我只带了一个孩子,那么无论如何我不会买的。是两个孩子产生的消费总价对最终决策产生了影响。如果带更多孩子,那才肯定买多次而不会买单次。


如果从使用成本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可以演变成这个问题:


花800消费结束,还是额外花1200再获得8次机会?


当问题这么考虑的时候,我应该不会买这个10次卡。


因为单次价格对我不重要,我的使用成本太高,如果是常驻上海而且经常来,那必须办,但我这种路过的,花1200买8次消费没有意义。


如果我能早点想到这个逻辑,我就不用纠结了。


一个东西用起来才有价值,不用就是浪费,哪怕再便宜。


对店家来说,既然重点推销多次卡,那肯定是更划算的。原因是:


  • 成本已经出了(一次性投入、房租、人员等),尽快、尽多的钱入账,全是收益,不赚白不赚,现金流更好
  • 其中一部分用户还会再消费(吃饭、其他娱乐消费)
  • 如果只卖单次,这个用户大概率以后很难再贡献收益


所以,店家那个所谓的单次价格,更多是一个象征,根本不是“真实的”价格,就是让你用它来对比,去买次卡。


这和健身房模式一样,价格可以很便宜,哪怕多收1块,这1块都是净赚的。


只有经常来的人,才是最大的受惠者。


所以我疏忽了什么呢?我关注了价格本身,这笔帐肯定是划算的,却忽略了自己的使用成本和实际消耗情况,当把这部分考虑进去的时候,当不需要、或是要付出更多使用成本、或是拉长消耗周期的时候,即便价格再便宜,都是不划算的。



顺手转卖这张奈尔宝家庭中心10次卡,原价2180,已用2次还有8次,此卡不记名可以随便用,地点在上海晶耀前滩,大众点评有详细介绍。依然用暗拍模式进行,有兴趣的朋友请在本文章内留言,写上你的心理价格,然后我选最高的那个转卖。


最后,注意到这两家的不同价格策略了吗?单次价格以及办多次卡的数量和价格?第一家价格更“实际”些,可能因为第一家的服务成本更高,这也导致第一家的人会相对少,而第二家则更多些(无法判断是不是地点因素影响)。


不管怎样,就一句话,如果不是能经常使用的服务,请谨慎办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