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HR来说,招人很难,招水平比较高的人更难。但是如果你想取得更好的成绩,想要企业发展,势必要有适合且优秀的人才加入才可以。初创公司或团队在初期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去吸引这样的人」,一个很重要的做法就是:向可能符合要求的人传达你想表达的东西。这样你才会有更多的选择,而不是被这些面试者被动的选择。


首先交代一下背景:有天我到一个初创的公司,和刚到岗的 HR 交流工作。


HR问了我一个问题:「工作重点是什么?」


我先整体评估了一下现在他们的情况。他们是一个初创小团队。首要的目标就是招人,再延伸一点就是招到合适的人。


HR 继续问道:「什么样的人算合适的人?」


合适的人也可以说是质和量都符合要求的人,我举了一个例子。


这个人的专业技能不是特别重要,因为专业技能可以继续培养,但他的专业素质一定要好,要符合企业特性。


什么是企业特性呢?


对于早期的Google来说,当时只有三个人,佩奇等人刚毕业,没有找人的经验,大家在乒乓球台前面试,问的很随意,但宁缺毋滥。这就是 Google 的特点。Google 的招人的一个特点是只要天才,一个人能干十个人的活。正是这样的文化,早期每个 Google 员工的经历都可以写本书讲一讲。


企业的特性是由创始人决定的,不同的创始人创办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与理念。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去企业的创始人身上找,创始人看重什么,什么是重要的,或者他身上有什么闪光的地方让你对于跟着他有信心。这样一些让大家认可和欣赏的点是需要首先被挖掘出来的。这些文化或理念的挖掘,需要对创始人或现在已有的团队成员来讲,并且一定是一个不小的工作量。因为团队最初的理念和文化就是由这些人打造出来的。


2007 年刘慈欣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进行了一场关于「吃人」的辩论。当时刘慈欣假设,如果世界末日,只剩下他、江晓原和现场的一位女主持人,原话是「我们三人将带着人类文明的一切,而我们必须吃了她才能活下去,你吃吗?」


这场辩论的重点是为了文明的延续吃还是不吃,重点是哪种选择所代表的特质才是人性的,吃为了延续文明而暂时丧失人性,不吃则是为了暂时的人性放弃延续文明的机会。这里我们不谈人性,只谈我们在企业招人的时候看重哪种特质。


如果我们招来的人标准足够高,他具有强烈的自我驱动力,并且自律性也比较强,那公司的管理成本就会大大降低,但这对于招聘的要求则需要高一些。


早期的百度就是如此。早期的百度更像硅谷,轻松自由,在管理上没有什么压力,非常高效与自由。因此而带来的效果就是他们的效率非常高,所以产出也高。


相反,如果招的人比较差,那我们就需要制定很多的规章制度来管控它们,管理成本提高的同时,员工也会很累。


对于优秀的人来说,他有很多选择。而创业小公司在背景、实力、办公氛围和福利方面肯定比不上已经有完善流程的大公司,互联网公司的竞争力来自于人,而在任何阶段招人都是一个很难的事情。这时,如何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就是一个具体而明确的问题。


我们也可以反过来看,公司之间之所以有不一样的地方,是需要找到与公司相匹配的人,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如果做买卖不去吆喝,去的人一定不多。如果不做包装,就很难吸引到别人去注意到你与认同你,所以所谓的包装就是主动吸引对方。这就需要招聘时对整个公司的创始人的团队进行真实而适度的包装。


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根据创始人的特点和文化寻找与之类似的人。你把已有的特点呈现出来,类似的人容易产生共鸣,与之相符的人会为这些共鸣所动,他们会感到有了共鸣,而他也需要共鸣。


继续拿 Google 举例子。Google的第一任工程副总裁罗森原来是苹果的副总裁,之后罗森的公司被收购处于赋闲状态。佩奇和布林马上找他,罗森问了几个问题,而佩奇和布林则回答了他的问题,几人一拍即合,罗森当即就决定加入 Google。


普遍的来说,大部分人可以看作普通人,对于大部分人,一些具体化的东西,如体现公司文化的装潢,一些特地制作,从而容易被发现的细节可能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



这是我另一个朋友的公司,进去之后我立刻被它所吸引,感觉到公司文化有与其它公司不同的地方。或许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文化,但都需要一个这样首先被注意到的地方,对于初创公司来说这是很重要,并且很必要的。


其实有些地方不需要很多花费,只要用心,就可以轻松地把某些东西凸显出来,说到底就是引起面试者的注意。面试者一般会面试多家公司,如果他恰好就是你需要的人,他又对你的公司有印象,对你们公司的文化与特点印象深刻,那这人就可以招到。


拿动物来举个例子,孔雀不开屏,不到处转,就无法吸引异性,也就无法延续后代,对于公司来说,谁开屏不重要,重要的是公司和面试者有一个开屏,或者恰好互相吸引,这就是后话了。


Chenn@20190516